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(wǎng) , 一個優(yōu)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(wǎng)站!
同伴提名法是社會測量法中歷史最長、也可能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。它要求班級(或其他社會群體)中的每一個人按照一定標準挑選出一定數(shù)量的同學。兒童所得的提名次數(shù)就是其分數(shù)。積極提名的分數(shù)被看作是兒童的人緣或同伴接納的指標。一般將提名的積極標準與消極標準結合使用,消極提名一般是讓兒童挑出最不喜歡或最不愿意一起玩的同伴。消極提名分數(shù)高的兒童被看做是被拒絕者。
應該謹慎使用消極提名法,因為這可能增加兒童群體中同伴拒絕的突出性,即被拒絕兒童和同伴可能會更清楚地意識到其被拒絕的地位,進而造成對被拒絕兒童更為不利的影響。如果兒童之間相互討論他們的選擇,就可能一致明確某人是大家都不喜歡的。有研究(Jauvrem和Hymel,1984)發(fā)現(xiàn),學前兒童在積極和消極提名之后并不討論其選擇,施測前后的相互交往也不發(fā)生什么變化。但年齡較大的兒童卻不一定這樣,Ratiner等人(1986)發(fā)現(xiàn)六年級兒童中很多人在施行社會測量之后討論了他們的評定。因而,考慮到消極提名的潛在影響,除非必要時應盡少使用消極提名方式。
>>>
下一篇:0-1歲嬰兒的心理發(fā)展和教育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上一篇:社會規(guī)范認同的作用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
快搜